|
目前在中国完成应试教育被默认为唯一的出路。但每个人的想法、志向、爱好均有不同,具体的家庭情况和基础背景也差异很大。人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那么认真对待读书甚至不读书,而选择别的人生道路。再加上小学初中的知识基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高中以后的知识已经对平时生活不会有太大帮助,或者直接说是学而无用。中国式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多争议。我知道知乎里很多人都是211、985,还动不动说一堆我不知道的外国学校,但读书并不是所有人的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并不是喜欢读书钻研的类型。
况且人生除了老老实实走完应试教育还可以选择很多别的人生道路。比如向一个自己十分热爱的艺术类或体育类项目发展(并非现在应试化的艺考和体考)。或者自己做生意和搞金融类项目。朝着自己愿意做的放心努力前进,本身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再加上每个人根据每个人天赋背景等方面的因素,或许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上面的效益越超过老老实实完成应试教育的。
但在中国,只要学生成绩不好,就会被认为叛逆、懒、不听话、不懂事。无论什么家庭背景有无其他特长,只要是不认真读书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
题主并不是想宣扬读书无用论,而是想问在中国这样的应试教育下,认真读书一定是对,而不认真读书一定是错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