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盒

查看: 85|回复: 1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1-17 1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机是驱动人行为的基本力量,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高成就,达到既定目的而积极努力的动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更加长久的发展。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成就动机处于较高的层级。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时,不可只狭隘的关注学习一方面,需要从联系具有普遍性的角度出发,做好学生的后勤工作,牢固夯实学生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为更高的自我实现层级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从麦克莱兰的观点出发,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的三种需要中,其一就为成就需要(个体渴望成功或达到某种卓越水平),相信在后勤工作完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才会事半功倍。
需要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条件。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学生变的更好的自我需要,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变得更加优秀,变产生了需要,这种迫切的渴望就会变成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成就动机”,产生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呃行为,以实现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关键是,创造需要,需要的程度越迫切,动机强度越高,其行为提供的能量也越高,更可能会转化为持续不断的努力。根据叶克斯—多得森定律,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最佳动机水平是中等强度的。如何使之保持在合理区间呢?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去理论,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于此搭配班杜拉的三种强化,让学生在不断的小超越中积累成为大超越,在潜移默化的不断需要中实现自我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人或物都是处于某种环境中,环境这个因素无时无刻迁移默化的影响着人或物。教育工作者要给同学们营造一种特定的环境来促使学生成就感的培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教育工作者不仅自己可以使用归因理论来总结工作得失,还可以将其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促使学生形成一套自我发展不断完善的机制,从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到学生自我觉醒,以达到成就动机的养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5-8-25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宝盒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