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盒

查看: 93|回复: 1

地产市场需求端重大变化,楼市见底后确立反弹趋势,一线 ...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12-31 1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十一月份以来,有关宏观经济,尤其房地产方面的重大利好纷至沓来,在地产市场下行两年,举步蹒跚之际,终于“看到了隧道尽头那束光”,真正迎来了变盘时刻

笔者说过,11.14日《地产16条》的公布,是整个地产行业救市的号角,而且表态非常清晰,在重新定位地产行业对经济压舱石作用后,向市场宣示了全力支持楼市复苏的决心




《地产十六条》仅仅是开始,而远非结束,还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俟后半个月,次第出炉,不断提振市场信心。纵观地产行业下行两年,今年3月起,各地即从需求端,通过税费减免、首付降低、利率打折来刺激需求,俱都收效甚微。究其本质,只没能改变市场的底层逻辑和根本要素,充其量是一些改善罢了。就好比大厦将倾,不去维护四梁八柱和承重墙,只是做一些粉刷和防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说11月份,金融支持地产的“三箭齐发”,解决的供给侧的根本症结。那么昨天传来的疫情FK方面的重大改善,则让需求端的沉疴“一扫而空”

————————n

为什么说地产市场根本逻辑发生改变?口号代替不了冷静的客观分析,如果口号能行,楼市早就复苏了。研判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来看

11月份,金融支持地产的《新十六条》发布后,在短短一周,供给侧迎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金融支持地产的“三箭齐发”。信贷端,六大行驰援房企两万亿真金白银;债券市场,首批2500亿额度已释放;股权融资方面,资本市场重新对房企开始尘封七年的大门

供给侧的主要痛点,都集中在房企,市场下行两年后,占据房地产市场70%规模的民企,都出现了资金链问题。在“三支箭”中,最为有力的是信贷支持,但最有份量的无疑是“第三支箭”,即恢复房企在股市融资功能。很简单,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经此供给侧颠覆性利好后,房企资金问题已告基本解决


关于需求端,笔者前面一周就下过定论,目前地产市场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纵览三月以来,需求端政策之密集,80城700多次改善政策以提振市场,不仅空前而且绝后。但需求端存在最大问题,是市场预期差,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奥密的FK措施,是造成市场“肠梗阻”的本质根源。不谈FK举措的改变,只谈预期分化,居民不愿加杠杆买房,那是“以偏概全”,逻辑错误




但昨天次第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这次不是一样屡屡“狼来了”一样,让市场充满希冀后落空。在广州和京师宣布实质性优化防控后,昨天凌晨,一则权威会议报道,彻底确认了FK的重大优化

——————n

至此,地产市场长久以来困扰的两个症结,半月之间全部解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应当看到,有些矛盾的反复纠缠,是因为决定变化的各种因素也在反复博弈,但当博弈确立方向后,问题的决绝和局面的翻转,速度之快也让市场为之侧目

比如11月以前,市场哪里料到,天天催债的银行,会态度一夜变化,不但到期贷款展期,还释放2万亿额度给房企;恒大万达们曾经机关算尽,左冲右突借壳上市而不得,但主管部门说“放开”,第二天世茂和路桥就能非公开增发筹集资金了

对于地产市场,供给侧的巨变,实际是给市场“托底”,而需求端的颠覆性改变,则确立了市场的反弹

时间所限,笔者就不展开讲了,直接谈结论。关注一线城市优质楼市资产的,目前可以下手“抄底”了,这个时机拿捏,非常考较经验。早一步,可能在“半山腰”,晚一步,已经没有成本优势




而目前,就是地产反弹的起点,也是楼市“抄底”的机会点,这一点,笔者旗帜鲜明的指出,并不模棱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5-7-12 15: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宝盒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