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针对性
差异性——因材施教
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
二 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单因素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遗传决定论;人的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代表人物有高尔顿、霍尔
环境决定论;人是环境的产物 ,代表人物有洛克、华生
教育万能论;人是教育的产物,代表人物有爱尔维修、欧文
多因素论有代表性的有;
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论;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有班杜拉、皮亚杰
2、内发论与外铄论
内发论;
内发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论);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本身,在他们看来人生来具有天赋的德性与能力的萌芽,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天赋资质的自然展开 ,而且人的发展阶段和顺序完全由有机体自身的成熟机制所决定。
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的孟子、美国的格赛尔、古希腊的柏拉图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在出生时就像一块白板,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和影响下 ,逐渐把社会的风俗习惯 、行为规范、价值规范、生活生产技能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 ,成为一定的社会所信同、容纳的合格成员 。
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又称二因素辐合决定论、双因素论、遗传环境决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认为人的发展即不单由遗传决定,也不单由环境决定。而是由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人的发展不是遗传与环境之和 ,而是二者的乘积。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博士。(遗传与环境乘积)
认为遗传从怀孕起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生后环境的影响无时不在。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之中的作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去划分。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遗传与环境相互交织)
小结;
内因是指身心发展的根据或内在矛盾 。外因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主要指环境和教育 。
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 是个体的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
外部矛盾是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二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三 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 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个体个性化
教育促进人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教育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 个体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现代化
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与能力的现代化
二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 学校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
从学校教育的内部来讲;
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和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
取决于教师能否爱岗敬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和充分调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学校教育的外部来讲;
取决于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的程度
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