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首先要厘清是哪种教育。
从古至今,教育可分两种: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教育自诞生以来,就和社会形态结下了不解之缘,即教育塑造着社会形态,而社会中的不同力量,又推动着教育的演变发展。
具体来说,精英教育塑造了社会的上流阶层,他们把控着社会的经济资源通道和分配权。平民教育塑造了社会的中下层,他们争夺着分剩下的小部分蛋糕。
概而言之,精英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精英们抱着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而接受教育。
平民教育则是一种生存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平民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方式而接受教育。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理性地看待教育的诸多现象。
中国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平民教育。对于占社会大多数人口的中下层来说,接受平民教育是实现阶层跃迁的一大捷径。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不能对其有太多的指责和抱怨。因为如果没有它,作为社会中下层的一员,你这一辈子翻身的概率将会更加渺茫。而有了平民教育,就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理性地看待中国的教育。须知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利有弊。
前面已说,平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教育,应试教育。好处是保留了一条社会流动的稳定通道,弊端就是受教育者要付出求知欲、好奇心受到损伤的代价,好处就是它能换来阶层跃迁的机会。
当然,这并非绝对。毕竟,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人,其中变数不在所述范围。
看透了教育,其实也就看透了这个社会。
你所接受的教育,既是你家境出身的体现,也是你此生通往何处的门径。对中下层而言,受教育就是过人生的火焰山。过得去,人生别有洞天;过不去,人生就得从夹缝中寻出路。
上流社会没有不重视教育的。对他们而言,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探索未知,成就自我,更多的是发展巩固壮大所在家族的社会地位。
如果仅从教育本身来看,平民教育和真正的精英教育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无论是教育的目标、内容还是方式,两者都截然不同。因此培育出来的人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社会阶层,由受教育程度可见一斑。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大多数中下层人都重视教育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成熟的社会,这个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