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教育技术专业要不要编程能力很强,平时要不要写很多代码。这要视个人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需求而定。我们这个专业,有代码能力非常强的学生,软件开发、游戏开发都不在话下;也有会轻度前端编程的,比如网页开发、H5交互、数据分析等(像我就是这一类);也有不会写代码,专心做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设计、原型开发的。所谓“原型”,也可以理解成“模型”。举个例子:我要设计一个学习托福词汇的手机App。我需要先思考:这个软件的目标用户是谁?作为一款学习型App,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我需要安排什么内容或设计哪些功能?最后,我如何在App中检验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事先构思清楚,然后才能交给程序员进行正式开发(写代码)。由于程序员并不知道我脑海中的手机App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需要做出一个样子,或者叫视觉模型,让程序员知道这个App长什么样、具备哪些功能、在哪个位置有什么按钮、哪里显示文字、哪里显示图片、视频等。这个“样子/视觉模型”就叫原型。而从思考到做出原型的全过程,就是设计。
那为何这个专业还称为“教育技术专业”而不是“教学设计专业”?因为比起其他教学设计类专业(比如课程与教学专业/Curriculum & Instruction),我们更多地将技术手段用于教学设计。既然要使用技术,自然要对技术的特点、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有所了解。因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才要在学习教学设计方法的同时,经常钻研各种技术。实际上,这种“钻研技术”主要是研究技术工具有哪些功能、技术方法有哪些用途、这些功能或用途又可以如何服务于教学或培训,并不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那样需要大量编程去开发软件、创造东西。所以,对技术有莫名恐惧感的文科同学也不用太担心。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得“杂而不精”?
谢谢答主的回答,你和另一位知乎答主梵瞳的答案对想去国外申教育科技的学生帮助很大。看了你在密苏里大学具体的研究方向和program,觉得很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也想增申密苏里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但是上了官网之后有些疑问,想问问答主所学的专业的英文名是什么呢?每年都会招研究生吗?在College of Education中的“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earning Technologies” 还是“Technology in Schools”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