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盒

查看: 109|回复: 1

疫情之后,哪个城市更适合投资?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12 04: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 | 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

2022年12月26日,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在数字经济三十人论坛上发布的《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宜商水平最高的前10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重庆、青岛、武汉。长沙、苏州、西安、郑州、海口为第11名到第15名。
其中成都、杭州、青岛、长沙、合肥、海口、贵阳、太原、南宁、大连、长沙、南昌等地表现突出。部分城市因为疫情影响导致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受阻,排名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2022年城市宜商能力指数:京沪深广蓉位居全国前五

从排名情况看,一般城市级别越高,营商环境表现越好。宜商指数前20名城市中,只有苏州、无锡为一般地级市。其余均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城市。前35名城市中,有约一半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区中。其中长三角地区为多,珠三角次之,京津冀地区只有京津2个城市入围。关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均分别只有一个城市入围。成渝地区的核心城市成都、重庆,北部湾城市群的南宁、海口,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南昌,粤闽浙城市群的厦门、福州,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济南、青岛,均也入围。
很多级别高的城市表现良好,主要原因是在很多领域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场主体数为326万,2022年12月初在365万左右,在全国范围来看仅少于深圳;海口2022年前11个月新开办的市场主体数,每万人开办的市场主体数和企业数,均为全国第1;杭州2022年1月至11月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全国第4,仅仅低于北京、深圳、上海;南京预计2022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全国第2,仅仅低于北京。
很多一般地级市,如珠海、常州、佛山、东莞、龙岩、芜湖、嘉兴、泉州、舟山、苏州、无锡,在很多领域表现突出,成为一个独特的优势。截至2022年12月3日,苏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为全国第4,达到1.25万个,仅仅少于北京、上海、深圳。舟山2021年的人均绿地数为全国第1。在每万人的发明专利授权方面,苏州、无锡、常州、佛山、东莞、嘉兴、泉州等,均为全国前列。



2022年全国宜商指数前100名 | 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

2022年商业准入指数:武汉海口深圳青岛杭州位居前五

2022年商业准入指数得分最高的前十个城市,分别是武汉、海口、深圳、青岛、杭州、成都、上海、西安、长沙、广州。商业准入考虑到了人口流向、企业迁移、资金流向和企业投资的情况,分别占居1/3的权重。



2022年商业准入指数 | 三十人大数据研究院

上述城市在很多领域具有领先的优势。比如,很多城市常住人口净流入明显。2021年底武汉市以132.24万人位居第1,这与在2021年武汉市疫情稳定后大量人口再回归有关系。杭州、成都、西安、长沙、青岛、南昌、郑州的、宁波、广州的常住人口增加量也在13万至27万不等。

深圳2022年11月底市场主体数为397万,位居全国第1,成都位居第2,为365万(在业、延续)。上海、广州、苏州、重庆、北京、西安、青岛、武汉居全国第3到第10名。2021年每万人新开办的企业数、每万人新开办的市场主体数方面,广州和成都分别位居全国第1名。2022年11月底全国企业总数最多的前6名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成都。2022年前11个月全国新开办的市场主体总数最多的前5名城市,分别是海口、成都、深圳、广州、上海,海口2022年前11个月新增市场主体为66万,为全国第1。2022年前11个月全国每万人新开办市场主体数和新开办企业数最多的城市,均是海口。海口市场主体增长快,与该地的自贸港区域的人才实施了个税15%、鼓励类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甚至为零的优惠政策有关。
在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额方面,上海、北京、武汉、深圳、重庆位居全国前5名,其中上海突破了200亿美元,其余4个城市为100亿美元以上。在2021年人均利用外资额方面,西安、重庆、深圳、武汉、上海位居前5名。2022年前11个月,上海、北京、深圳实际利用外资在200亿美元、150亿美元、100亿美元左右,仍位居全国前列。
本报告测算方法

《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采用5个维度来综合测评城市宜商水平指数,分别是商业准入吸引力、基础设施吸引力、产城融合吸引力、要素成本吸引力、市场总量吸引力。其中商业准入、基础设施、产城融合、市场总量分别占22.5%的等权重,要素成本占10%的权重。要素成本考虑了水电气以及土地、人力成本,所以占权重低,是因为各城市对于要素成本可以减免或补贴,很多城市对于大的投资项目甚至采用零地价的方式吸引投资者。世行报告显示,等权重与非等权重,报告城市测算排名差距不大。

上述五个维度,分别与世行以及中国营商环境指标有差异。其中世行2020年以前的营商环境指标,主要从企业全生命周期考虑,2023年世行新指标增加了公用事业接入指标、争端解决指标,去掉了执行合同等指标。中国营商环境指标考虑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及市场监管、服务的内容。上述大部分指标在本报告有所纳入,不同的是本报告采用可比较的同一口径的指标,大部分可以及时获取,同时更多地考虑企业的需求和感受。比如商业准入从人口往哪去、企业往哪走、资金往哪流、投资企业往哪去的角度,直接反映各个城市的商业准入便利性。基础设施,则从航空、公路、轨道交通、出租车、供气、供水等角度进行了测算。产城融合从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专利研发和高新技术服务、直接和间接融资、生态环境等服务等进行测算。市场总量从人口总量、经济总量、一般预算收入、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进行测算。
考虑到世行等机构和单位都在调整城市营商指标和内涵,2022年的报告以宜商水平指数名义发布,2022年报告指标有所调整,更多地使用了2022年城市数据。《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有别于以往报告,更加强调企业和居民的感受,比如城市人口流向、企业迁移方向、企业增加量、风投走向、外资投向等。
《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报告》使用了2022、2021年各城市营商数据,少数年度变化不大的数据,采用了2020年的数据。企业开办、水电气和房价、地价,发明专利、空气质量等均采用2022年数据测算,12月份部分天数缺失,采用科学估算的方式。本报告测算的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测算时采用了国际国内通行的“前沿距离法”,即每个基础单项指标的最大值设定为1,最小值设置为0的方式。由于报告中涉及众多单项指标的单位(量纲)不尽相同(如单位面积公路长度、水电气价格、人均供水能力等),使用不同单位的指标之间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采用“统计指数法”,也称无量纲化法,计算每个基础指标的个体指数,易于不同基础指标之间的横向比较。计算公式如下:某城市正指标得分=(某城市值-城市最小值)/(城市最大值-城市最小值),某城市负指标得分=(城市最大值-某城市值)/(城市最大值-城市最小值)。正指标的数值越大,测算的指数得分越高,比如每万人企业数,逆指标的数字越大,测算的指数得分越低,比如空气的细颗粒物浓度。
本报告数据来自各部门、各城市以及部分大数据企业,部分数据因为口径不一致,本报告在测算时按同一口径进行了调整。
2022年全国大陆人口总数趋于下降,2020年以来由于各地防疫措施与经济增长关系处理的方式与效果不一,各城市投资和利用外资增长分化进一步加剧。由于人口红利以及房地产对经济贡献走向负拉动,各城市宜商水平改善程度,将成为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港珠澳大桥 | 搜狐

添加小助手微信可获取《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指数》完整版报告
https://u.wechat.com/MP-DNFf0G19bte8b2Ize8e4 (二维码自动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7-1 15: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宝盒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