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盒

查看: 108|回复: 0

法律政策将调整时,尽量上诉以拖待变!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3-12 0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委于2023年1月7日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自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之日起,对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不再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根据新政,尚未生效的案件一律无罪释放,已经生效的案件不再改判。由此产生一个重大问题:一些人由于认罪认罚没有上诉,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不再改判无罪;而另一些人由于不认罪认罚提出上诉,在二审期间等到了新政出台,全部无罪释放。认罪认罚的反而吃亏了,这难题怎么破解?


一、有的认罪认罚的人确实吃亏了



认罪认罚的人有时确实会吃亏,比如下面的两个案件:


(一)胡江海、胡红妨害传染病防治案



白燃的《村支书违反防疫规定被判两年,新政策落地后法院决定立案审查》一文,主要内容是:因被认为隐瞒行程跨省探视病危亲属引起新冠病毒传播,去年7月,胡江海被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其女儿被判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认罪认罚的胡江海和女儿没有上诉,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另三名分案处理的亲属,则因上诉,在二审阶段等来新政策落地,将免于刑事责任。这样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家属已委托律师对胡江海的案子提起申诉。2月8日,固始县人民法院决定对胡江海申诉案立案审查。


(二)韩东、贺宏国妨害传染病防治案



无独有偶。2023年1月16日,南方周末高伊琛记者曾发表《“如果今天无罪,明天就出车”:涉疫获刑四年,货车司机申请再审》一文,披露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货车司机韩东与其妹夫贺宏国因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均于2022年10月31日被绥中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也是因为认罪认罚没有上诉,从而背负着沉重的有罪之身。韩东已向绥中县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


二、认罪认罚案件该上诉还是要上诉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知,如果当初就上诉,或许二审就能等到新政出台,早就无罪释放了,何至于现在这么艰辛地寻求再审改判?!而且,上述两个案例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基本符合再审条件,如果决定再审,基本上可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改判无罪。如果不符合再审条件,那就只能永远背负罪名,最多只能通过减刑假释或者特赦少服点刑。

因此,提示当事人,即使一审认罪认罚,有些案件也一定要上诉,或许就能等来转机,获得无罪结果或者罪轻结果!


(一)哪些案件一定要上诉?



哪些案件一定要上诉?就是法律政策即将调整的案件!我曾写过《法律政策即将调整时,请别急着给别人定罪​》一文,呼吁司法人员在法律政策即将调整时,请别急着给别人定罪!

因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的过程中,法律政策的修改频率之高、修改内容之大,绝对是世所罕见、独此一家。昨天还是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的,今天可能就是改革创新,大力鼓励了。

还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货币不断贬值、热点不断转移,定罪量刑标准也往往隔几年十几年就调整一次,原先罪重的变罪轻了,原先罪轻的变无罪了,甚至原先可能要判死刑的,后来连死刑都取消了。

因此,若溯及力不改,则法律政策即将调整时,一方面恳请司法人员别急着给别人定罪,另一方面建议当事人能上诉就上诉、能延期就延期,尽量以拖待变,说不准就等来转机:有罪变无罪、罪重变罪轻了!

比如,2016年“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前后也有类似案例。五人共同贪污50万元,同案犯分案处理,一审时五人都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四人认罪服判没上诉,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另外一人提出上诉,二审裁定发回重审。重审期间“两高”司法解释出台,贪污罪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由10万元变更为300万元,于是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上诉的被告人捡了个大便宜,没上诉的被告人不仅多判六年,还因是贪官基本上不可能减刑假释。


(二)如何知道法律政策是否即将调整?



那么,如何知道法律政策是否即将调整?只要有意、留心,官方渠道就可以了解。

法律、司法解释的立改废,往往事先会公开立项计划,事中会公开征求意见,只要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及两高的公开信息就可以了。

政策的调整,一般也是有迹象、信号的。就像去年防疫政策的调整,好多人就根据种种迹象预见到了。

当然,有些法律政策的调整是比较突然,难以预见的。不过没关系,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认为一个政策、一项制度不合理时,那就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特别强调,上诉不加刑。认罪认罚案件,也是上诉不加刑的!有些人说,只要认罪认罚当事人上诉,检察院就会抗诉。我认为,可以试试在上诉期限最后一天提交上诉状。

当然,法律政策没有调整可能,你认罪认罚,司法机关也遵守承诺的,就没必要上诉了,以减轻法官负担、节约司法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宝盒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