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盒

查看: 80|回复: 2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复制链接]

3

主题

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1-17 0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这是爱因斯坦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提到的一个观点。
读来浮想联翩。
遨游之舟从六个方面,以不正经的方式,聊一聊这个观点。
1、这符合认识论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进阶规律
“遗忘”的形式之下,实质是对知识体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选择和加工,达到对知识更深层次本质的认识。
2、这符合知识的“根”理论规律
忘记的部分不过是知识体系的枝叶,而留下的乃是产生、推导知识体系的根,是生发知识的知识。
比如,基本的思想、原则、方法;
比如,维度、视野、想象力;
再比如,几何原本以定理推导建立知识体系、笛卡尔以空间坐标将数形天才结合,流数、集合、向量、虚数等一系列思想爆炸。
理解这些思想实质以及发明逻辑,对于学生的教育启发和素质培养,也许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爱因斯坦有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学习及使用规律
“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高手忘掉的是书上的教条,留下的则是精髓。
譬如,“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毛主席教诲,学习马列主义关键在掌握其根本的“原则、立场和方法”。
后世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亦是如此。
否则,向王明同志一般,即使能大段大段背诵马列经典,满口马列术语,也不过成为反面教材:
“蒋介石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国人民,教育了我们全体党员。他用机关枪上课,王明则用嘴上课”
4、这符合传统文化“得意忘言、得兔忘蹄、得鱼忘筌”的致道规律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庄子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和形式可以忘掉;鱼捕到了,渔具也可以忘掉。
言语和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质更加重要。
5、这符合佛祖当年的学习经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金刚经》记载,佛祖被他的老师——然灯佛“授记当得作佛”——授予了“学位证书”。
那么,佛祖后来就考问他的大弟子——须菩提,“当年我在燃灯佛那里,到底学到了什么呢?”
回答是:“您啥也没学到”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为什么呢?
实无所得,乃是大得,乃是真得。如果佛祖觉得学到了什么,那么一定有很多这个东西之外的没有学到。
况且言语道断,传授或领悟真正的大道、佛法,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即便表达出来也绝非第一义。
所以,佛祖虽然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却又对须菩提说:
又曰:“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又曰:“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温馨翻译:
“我再问你,佛真正说过法吗?”
须菩提当场向佛祖答道:
“世尊,据我所了解,您没有说过法啊,一个字都没有呢!”
(遨游之舟:您爷俩搁这继续扯犊子吧…)
接着佛祖又强调一遍:
“须菩提,你不要说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诽谤佛,不能了解我所说的义趣。须菩提,说佛法的没有佛法可说,只是名叫做说佛法”
6、这符合顶级老师和顶级学生——张三丰对张无忌传授武功的方式
武当山上,赵敏让自己手下的顶级高手“阿大”出战时,张三丰现场教学把太极剑传授给了张无忌。
张无忌学第一遍时,忘记了大半剑招;学第二遍时,他还有几招没忘;学第三遍时,他把所有剑招都忘了。


书中写到:
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乾净,心有拘圃,剑法便不能纯。

随后,张无忌以一柄木剑施展太极剑法,不仅打败了高手“阿大”,还斩去了他一条手臂。
为何张三丰要让张无忌将所有剑招全部忘记呢?
其实,张无忌忘得干干净净之后,这“剩下的东西”,才是太极剑法的内核精髓。此时,方能以无招胜有招。
所以“忘记”,实质是我在论述1中提到的“对习得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选择和加工,达到对知识更深层次本质的把握”。

综上——
牛掰的学生总是健忘,不但知识,甚至连自己老师姓甚名谁,都忘干净了。
——“哎呦!…您不是内谁?…教我的…哎呀…挺好的吧,老…师?…”
此谓大境。
<hr/>公众号:遨游之舟。专注于毛主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专注于马哲的实际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5-5-12 0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5-8-8 0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坐下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宝盒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