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至今,谁掌握生产资料,谁就一步步的能够实现阶级跃升,比如从汉朝兴起的士族门阀就是逐步扩张私人土地,从小地主变成大地主,大地主变成豪强,然后互相联姻,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力量,甚至可以左右国家政局。
古代的生产资料是土地,那么现代的生产资料是什么呢?核心城市住宅,商铺?股权?还是资本本身就是生产资料?从历史规律来看,生产资料向上层阶级集中的大趋势是不会变的,只有在王朝中期会出现一两个改革家,然后稍微抑制一下贫富分化,也就是生产资料向头部集中的速度,实现王朝中兴,比如说商鞅,东汉刘秀,还有曹操,还有武则天,张居正,雍正等。
现在那些一厢情愿希望房地产崩盘的人就是读不懂历史,因为生产资料这个东西一定会是越来越贵的,越来越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越来越向上层阶级集中。大家想想古代的门阀形成的时候,比如说汉末年到东汉这些门阀士族形成的时候,土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是很难获得的,甚至大部分底层农民只能沦为门阀士族的家奴家丁,也就是门阀士族给你一口饭吃,不至于变成流民饿死,娶妻生子,这些想都不要想了。
现代社会除了社会结构和古代有些许不同,但是贫富分化的历史规律是不会变的。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跟古代的区别是社会变化速度太快了,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相当于古代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生产资料向头部阶级集中的速度令人咋舌。可以想象的是,未来向10后,20后,30后这些新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想获取生产资料,也就是私人房产等,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稀缺的东西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头部阶级集中,而他们出生的时候,这些东西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
所以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天涯的kk大神说,将来的大部分年轻人不可能买得起房子,只能租房结婚。公租房租金成为新的“土地税”,相当于古代贫民承担的税赋,那么房产税就相当于对士族门阀和地主豪强征的税,从历史来看,对权贵征税难于登天。
县城和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基本是没有价值的。为什么没有价值?它就相当于那些贫瘠或者是不毛之地,你住在这个县里面和小城市里面,你房子周围是没有高薪工作的,所以说你赚不到钱,就相当于在古代你用贫瘠的土地,你是产不出多少粮食的;而大城市的房地产相当于那种非常肥沃的土地,你住在大城市的房间里面,你就可以找到高薪工作,然后可以赚钱,就相当于你用肥沃的土地可以产出大量的粮食。
那么县城和小城市的居民应该怎么办?留下自住的,卖掉其他的,在大城市买房。现在很多小城市和县城的这个小产权房都非常便宜,有的甚至十几万一套,所以说极端的做法就是你买一个这个很便宜的小产权房,能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就可以了,而且小城市它不存在什么学区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小产权房也不会限制你的这个像上学呀,就医啊这种需求。把所有的资本和资产都放在大城市,这是最明智的。
还有一点就是媒体经常谈到空置率,这个东西呢根本就无关紧要,因为我觉得这个古代的地主如果持有土地之后,他的土地越来越多,他是很少会去卖他的土地的,哪怕就是说这些士族门阀,让自己的土地荒掉,他也不会卖掉或者是租给其他人,土地就是硬通货,越多越好,空不空置都无所谓。而当今的富人,他持有这个房地产,目的就是资产的保值增值,因为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它有类似黄金这个的作用,它是比较保值增值的,它是富人的一种资产配置方式。如果说将来开征房产税,那么持有很多空置房屋的富人呢,就会把装修出来,然后出租出去,用这个租金来抵御一部分房产税的成本,那么这样,就转把这个房产税转嫁到了中下层。
现在社会和古代的最大区别是会有这个金融危机,但是如果以长时间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影响不了土地向头部集中的大趋势,所以说每一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都是购入核心城市房地产的好机会。有人拿日本,香港,东南亚在金融危机中房产暴跌的例子来类比中国,这属于根本没有搞清楚金融危机的本质,属于画虎不成反类犬,张冠李戴,如果分析经济问题可以这么简单的类比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被啪啪打脸的经济学家了。当然现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如果发生势必会影响中国,但是中国是不是被美军驻军的日韩能比的,是不是外汇自由兑换的香港和东南亚能比的?这个问题论述起来,就有点复杂了,其实就一句话,你如果认为美国人能收割中国人的财富,那么中国房地产一定会暴跌,如果不能,那就会稳步再创新高。
现在这个社会租房市场还不完善,将来如果说大量的公租房上市之后,就相当于香港的公屋和新加坡的组屋,租售同权保证租客的基本权利,也不存在有那个恶意房东涨租啊,或者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所以说将来租公租房也可以很好的过一辈子。这样的话,很多年轻人是愿意租公租房而留在大城市工作的。
现在很多小城市的人还意识不到他的房产在一步步的贬值。我觉得这是很可怕很恐怖,那么将来这些后知后觉的人呢,就会非常惨。而且这些人呢他受限于自己的眼光,比如说河南省,河南省的其他地市的人呢,他卖掉自己老家的房子,第一个就是想到郑州,但是他不考虑郑州在整个中国的地位,而现在很多超大城市,比如说北上广深杭这些城市对外地人是限购的。为什么限购呢?限购减缓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有钱人抛售当地的房产向一二线城市,头部城市集中的速度,也减缓了阶级固化的速度,也给当下的年轻人留下了一点点的机会。限购的负面效果,就是让普通人很难接触到优质资产,加大普通人获得优质资产的难度。所以说每一次大城市放开限购都是普通人向上跃迁的非常好的机会。
所以说一线城市的房产在限购如此严的情况下还这么高,其实它的价值是被远远低估的,m2的总量这么高,那这些钱到底去哪儿呢?股票,房地产还是股权?还是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最保险的还是土地,核心城市的土地。有的人非要抬杠,说房地产不是蓄水池,是放水器,那房地产如果不是蓄水池,那么中国天量的m2为什么没引起大通胀?水是一定要放的,不管是以土地作为抵押的土地出让金为形式,还是以城投公司向银行借钱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要放的。而现在开始提的“乡村振兴”,则是新一轮的大放水。水放出来,被社会大众瓜分之后,也必须有一个最终的去处,不会是油盐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少部分(随着股市等资本市场的扩张)流入股市,绝大部分一定是流向头部房产。近期有数据显示全中国银行存款增加了15万亿,除了买房之外,人们宁愿冒着贬值的巨大风险拿着主权货币,也不愿投入其他保值增值的渠道。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经济复苏,房地产消费就会报复性增长。
当下的情况是天量的m2在银行系统里空转,银行里钱太多而贷不出去,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收入降低,对后面的这个投资的信心下降。造成这个虽然说m2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水呢被圈在了银行这个池子里面,流不出去,那么一旦经济好转,那么天量的这些钱从银行里不管是流向房地产还是股票,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最终所有的人挣到钱之后最保险的还是买房,所以说这个钱不管转多少圈儿,最终的归宿只有房地产。
所以就像古代土地向头部的门阀士族集中一样,不要担心什么人口数量下降,年轻人买不起房这些原因,房子会被有钱人给买爆,因为有钱人的有钱程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就跟古代的门阀士族,豪强权贵一样,信用货币拿在手里会贬值,他们会把这个钱换成什么呢?而现在放眼全世界,完全可以说风景这边独好,美国在逐渐的衰落,而颓势已经非常的明显了,欧洲也是乱成一锅粥,所以说当欧美那些地方,政治如果不稳定,经济又下滑,他们那些地方的资产,比如说房产呀,股票呢都会大幅的下挫,那么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核心城市的房地产还有公司股权,是最优质的东西,将会被全球所有的有钱人和买家疯抢。
当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意识到小城市的房地产逐步在贬值,要卖掉小城市房地产向头部城市集中的时候,那么就是小城市房地产的末日,将会产生这个踩踏现象,房子像白菜一样大甩卖,这种情况现在东北正在发生。
现在大城市的房价那么高,普通年轻人是很难获取了,我觉得当今社会的土地兼并已经接近尾声了。将来寒门出生的孩子,就算是你学习再好,年薪再高,你想获得一套优质的房产,也需要半辈子甚至一辈子奋斗,而豪门出身的家庭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可能父母就送他几十套房子作为礼物。所以说以后实现阶级跃迁最好最快的方式还是通婚。
现代社会因为物质极大的丰富,所以说中下层的人民吃穿住用都基本上不会受太多的苦,跟古代人比幸福多了,那么婚姻呢,我觉得对于底层的人呢,能有一个女孩肯嫁给你就珍惜吧。人只要吃饱饭,他就不会造反,所以说现在很多人说什么颜色革命,什么乱七八糟的,哎呀,我觉得这些人呐,太幼稚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当下的中国是远超汉唐盛世的盛世,现在的社会是寒门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所处的最好的时代,现在你只要有才华,有能力,你依然可以像马云,刘强东一样脱颖而出,还有雷军这些人。西汉晚期出现的门阀士族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当时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普通老百姓是接触不到诸子百家这些学问,竹简书籍对他们来说太贵了,所以说只有门阀士族这些有钱人才能接触到这些知识,所以说他们就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皇帝只能选这些有文化的人做官,所以门阀士族权力就越来越大,最后甚至可以对抗皇权。而现在国家给你受教育的权利,你可以通过高考考到好的大学,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做官,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呢,实现从寒门到士大夫的阶级跃迁,也可以通过创业,创造由底部向顶部直升的奇迹。但是这种道路依然是非常难,那你可以想象古代的寒门想实现阶级跃升,那是有多难。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买房,消费主义至上,那就相当于放弃了阶级跃迁,将来就跟现在香港住在公屋的人和新加坡住宅组屋里的人一样。虽然现在新加坡里住组屋的人看起来很幸福,但是他们这种幸福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幸福是建立在新加坡现在发展还很不错,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如果说这些外部条件改变了之后,那么他们没有多少私人财产来抵御风险。 |
|